成就偉大需要傻子!他放棄百萬年薪「將萬畝沙漠變森林」 奉獻15年讓荒地成世外桃源

!!注意!!
此文章未上線!更新前請確認文章狀態!

15年的治沙造林經歷,張應龍從林業外行逐步成長為治沙專家,從最開始的防沙治沙,到護沙用沙,再到現在的生態循環利用發展階段,他自己也逐漸琢磨出一些治沙的門道。「名為治沙,其實我們是在跟風打交道。要根據風向,合理治沙。只要把風治好了,沙子也就能治住了。」據張應龍介紹,傳統固沙手段是用柴草、粘土、樹枝、卵石等物料鋪在沙面上,做成障蔽物,保護表面的沙土不被風吹跑。他在此基礎上,做了進一步改良,網格的中間是凹下去的,慢慢沙子就堵住了風的通路。「我搭障蔽時,講究不堵要疏,降低地表風速後,就能讓沙丘逐漸變緩。」

Advertisements

固定住沙子以後,張應龍就開始種植沙棘等灌木,灌木較矮,常在基部發出多個枝幹,呈叢生狀態,可以讓沙地的植被狀況更加穩定。然後,再栽喬木。2006年,隨著國家林業政策的不斷完善和三北防護工程的持續推進,張應龍開始在基地推廣混交林種植模式,從而確保基地生物的多樣性。「種樹要循序漸進,隨水種樹,不能呆板教條,比如每年秋天,雨季來臨,也就是我們種樹的最好時機。」

目前,張應龍根據區域春雨少、秋雨多的特點,實行一年三季造林:春季搭障蔽、栽紫穗槐鋪底,雨季栽植樟子松,秋季栽植長柄扁桃等主打樹種,形成一套省水、存活率高的造林新模式,治理區域的生態環境大為改觀,植被覆蓋率由最初的3%提高到70%左右,野生動植物種群逐年增加,水源涵養能力逐漸提高。

Advertisements

「現在治沙造林就要把它當做一個生態系統恢復。要保證沙地的可持續治理,既不能再度破壞生態,還要讓它產生一些經濟效益,從而達到人與自然的循環發展。」受德國凈自然林業理念的影響,張應龍在自己的基地,嘗試模擬自然生態系統,對沙漠治理開始採取「種九留一」模式,即九分固沙綠化,一分保持沙地原貌。「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治沙造林,還要把土壤、水、溫度、微生物,甚至當地的老百姓等諸多因素都要考慮到這個生態系統範圍內。」

Advertisements

為了推動當地生態產業持續發展,張應龍還不斷引進品種與技術。比如引進釀酒葡萄12個品種,利用春季小拱棚延長生長期技術和冬季小拱棚棉被保溫(濕)技術,解決了榆林葡萄種植生長期不夠和冬季保溫兩大難題;從日本引進三個微生物菌種,利用餐飲垃圾、污水處理廠黑泥、植物秸稈生產有機環保固體基肥和液體肥料,解決沙地土壤肥力與可持續有機土壤利用等面源污染問題。「通過科研活動,讓我意識到該怎麼發展,只有生態變好了,我才能更好的發展經濟,進而再反哺生態。」

在張應龍治沙造林基地的辦公室裡,懸掛著一幅書畫作品,內容是三個字:「明兩作」。其中「明」字中的「日」字被改寫成了「目」字。問及緣由,張應龍解釋到,「白天有太陽,晚上有月亮,即稱為明。但我認為,一個人心明眼亮才是真正的明。不僅白天要努力工作,夜晚要勤於思考,還要學會用眼睛觀察,將知識經驗變成自己的智慧。」

Advertisements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神木市三北防護林工程累計完成造林349.8萬畝,保存面積247萬畝,保存率為70.1%。在三北防護林工程的推動下,其森林覆蓋率由建設前的11.1%上升到34.9%,凈增23.8個百分點,生態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而張應龍正是這一切的親歷者、見證者和書寫者。望著曾經黃沙漫天、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被自己一點一點地改變成滿目綠色的海洋,張應龍欣慰地表示,「也正是因為自己趕上改革開放的好時機,國家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林業建設,我才能在防沙造林這條路上,走得更遠,走得更好。」

看完這樣的故事,真的覺得要成就一件大事,必須有人勇敢地奮不顧身,即使在外人眼裡有些傻氣,但卻不會因此動搖。也相信世界上一定有許多人正像張應龍一樣,默默守護著自己專業的領域,然後和它一起慢慢變好,非常謝謝有這群人的存在,謝謝。


參考來源 : 今日頭條 / 西部網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