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偉大需要傻子!他放棄百萬年薪「將萬畝沙漠變森林」 奉獻15年讓荒地成世外桃源

!!注意!!
此文章未上線!更新前請確認文章狀態!

為了要在這現實的社會中生存,很多人工作的目的就是要追求高薪,然後擁有更高層次的生活品質。然而有些人卻為了個人的信念或夢想,選擇了一條不被理解的路,那條人少的路上,會有很多困難,但他們無所畏懼,因為心裡明白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以下是中媒《西部網》對於張應龍的報導,看完後相信你一定會打從心底佩服這個人。

圖/魏永賢 文/李卓然

Advertisements


「山高盡禿頭,灘地無樹林。黃沙滾滾流,十耕九不收。」在位於毛烏素沙漠東南緣的陝西省神木市,栽一棵樹比養活一個孩子還難。而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和「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啟動的號角,神木市生態協會毛烏素治沙造林基地應運而生。張應龍在這裡用15年的時間讓42.8萬畝的荒沙變成了森林、牧場和農田,用一顆「將綠色奉獻給沙漠」的赤子之心,在黃沙撲面、白日慘淡的沙漠裡築起了「世外桃源」。

現年56歲的張應龍,當過教師,做過打字員,還編纂過神木縣誌。1995年,受改革開放浪潮的影響,張應龍辭去神木市穩定的工作,輾轉北京、天津,最後在一家外企從基層的員工做起,一步一步升至公司副總的職位,這也為他今後治沙積累起了一筆不小的資金。「當時我一年收入22萬(人民幣),在那個時候可以說是非常高的。」

Advertisements

「當初決定選擇在這裡種樹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覺得要是在這裡種滿樹,一定會成為神木的世外桃源。」談起自己防沙造林的原因,張應龍表示除了自己對大自然的嚮往之情,也深受國外先進治沙模式的影響。「在外企工作的時候,有機會去德國考察,當時就對德國的防沙造林工程感到非常震撼。也是因為自己骨子裡就有那種親近自然、嚮往自然的基因,所以非常想把德國先進的防沙造林模式運用到改變家鄉生態環境上去。」

Advertisements

雖然張應龍自己在心中規劃了一張宏偉藍圖,但是促使他真正投入防沙造林工作還要從一句醉酒後的承諾說起。2003年農曆新年,張應龍來到目前治沙造林基地所在的村子——神木市錦界鎮溝掌村,與村支書應酬。酒過三巡後,張應龍向村支書承諾,要出資承包村裡的荒沙地。第二天村支書就當真打來電話,詢問他承包沙地的事宜。「我當時想給他們幾萬塊錢,全當扶貧。沒想到,過了幾天村支書就帶人來簽合同,非常正式。於是,自己就投了100萬元承包了19萬畝沙地。這事兒也就這麼定了下來。」

說起最初治沙的情形,張應龍到現在都記憶猶新。「最開始治沙時,這裡沒有路,汽車進不來,運磚、運樹苗、運沙全靠電動三輪車,條件特別艱苦。」張應龍說,「其實這些還都能想辦法克服。唯有風沙很難治理,那時候風沙大的要命,風一吹呼呼的,上百萬修條路,一陣大風就能吹沒了。如果治不住風沙,自己投再多錢都沒用。」

Advertisements

為了更好地治沙造林,張應龍毅然辭去了外企高管工作,返鄉創業。2005年治沙資金越來越緊張,他又變賣家產,再投入390萬元,先後共承包了43萬畝的荒沙地。「當時家人特別不理解,認為我是不是瘋了投這麼多錢。我姐還帶我去西安看精神病科。」張應龍說,當時他最怕回答為什麼治沙這個問題,一不為理想,二不為掙錢,別人不理解,有時就連自己也想不通。「但看著自己親手種下的樹苗一天天長大,周圍的黃沙一點點變綠。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事做成功。」

「其實不是我改變了沙漠,是沙漠教育了我。」15年間,張應龍失敗過、孤獨過、絕望過,但看著自己承包的沙地逐年變綠,他感慨道,「我從樹身上看到了,一棵樹都能在沙漠裡頑強生長,積極向上地生存,難道我自己就不如一棵樹,就不能在困境中堅持下去?」

Advertisements

「一個英雄無法改變世界,只有讓所有人都成為英雄,才有可能實現。」15年的治沙造林也讓張應龍認識到,治沙絕不是簡單的事,要改變43萬畝沙區的面貌,僅靠他一個人很難完成。「樹木載得多了,就能互相照應、互相鼓勵,就變成森林了。我意識到,樹木要成林,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還要靠集體的力量。因此,在2006年專門成立了神木市生態保護建設協會,依靠團體的力量,讓更多人了解治沙文化。」

「文化是改變人們認知的一個重要渠道。」張應龍說,藉助協會平台,積極開展文化公益交流活動,連續11年組織開展保護禿尾河公益植樹活動,接待國內外公益組織、科研學者等調研、參觀、考察1100多人次,先後與中央電視台、陝西電視台合作拍攝毛烏素沙漠尋寶記、勇者無畏——穿越秦直道等專題節目,舉辦世界小姐大賽西安賽區選手環保決賽和殘疾兒童慈善募捐活動。「沙漠裡不但要長出綠樹,還要長出『文化』,用文化的形式感染他人,讓每個人都重視、關注生態保護。」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