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與逝去的親人通話,上萬人來到這裡,拿起了電話....

!!注意!!
此文章未上線!更新前請確認文章狀態!

日本岩手縣大槌町,是一個美麗的港灣城市,在這裡能看到鬱鬱蔥蔥的植被,能俯瞰美麗的海景,但很多人來到這裡,卻是為了一個小山上的電話亭。

踏上石板小徑,走過一個中間懸掛鈴鐺的拱形門,前方就是一個白色電話亭,亭內擺置著一個黑色的旋轉式電話。


Advertisements

只是三年內,就有超過一萬人前來使用。這些人中,有的是從遠方專程趕來,有的則是住在附近,時不時就前來看看。在手機已較為普及的當下,為何會有這麼多人來到山上使用一個電話亭來打電話?


更何況,這個電話,沒有連通線路,也就是說,根本就不能打出電話。


Advertisements

但也正因如此,才有這麼多人前來,因為,這是一個讓活著的人向逝者傾訴的場所。

建造這個電話亭的人,叫做佐佐木至,他說這個電話亭叫做風之電話,因為電話線不能傳遞自己的聲音,那就讓風來傳遞。


Advertisements

2010年,彼時在大槌町居住了17年的佐佐木至失去了自己的堂兄,為了悼念親人和撫慰內心的傷痛,佐佐木至在自己的私人花園裡建造了這個電話亭,他時不時會去那裡說說話,就像堂兄從未離開一樣。

那個時候,這裡寄託的,還只是佐佐木至一個人的哀思。


Advertisements

然而一年後,一場變故打破了這個海濱城市的寧靜。

2011年3月11日,西太平洋地區發生裡氏9.0級大地震,也就是我們如今熟知的日本311地震。在這場災難中,大槌町成為重災區之一,海嘯席捲全城,860餘人人喪生 421人至今下落不明。


Advertisements

目睹整座城市陷入痛苦,佐佐木至向大眾開放了這個電話亭,他希望至少能緩解一下人們心中的痛苦。


Advertisements

在那之後,人們源源不斷地來到這裡。有人在問好,有人在懷念,有人在說,我等你回來。為此,NHK電視台還專門拍了一部紀錄片,記錄下了一部分來到這兒的人們。


Advertisements

在災難中失去丈夫的奶奶,經常會帶著孫子孫女來這兒給老伴打電話,孩子們用稚嫩的嗓音向電話那頭打著招呼:

「喂,爺爺,你好嗎?我馬上就四年級了,你想不到吧!」

「爺爺,我作業都做完了,我們都很好。」


早已年邁的母親,在好友的陪伴下來到這兒,想跟自己的兒子說說話。兒子離開已經有五年了,但不管什麼時候有汽車路過,她都會覺得那可能是他來了。

儘管想要否定現實,但她還是一邊掉著眼淚一邊說道:「我希望你現在在天堂裡。」


從電話亭裡走出來後,她告訴朋友們,雖然自己聽不到兒子的聲音,但只有「他」能這樣聽著自己說話,她才能繼續活下去。

一名頭髮花白的父親,也來到這兒給自己的孩子打電話。他一個人來到這裡,背著雙肩包,脖子上搭著一條毛巾,在逐漸走近時仰頭看了眼電話亭說道:「這就是風之電話亭啊。」


他一邊自言自語道「能打通嗎」一邊拿起電話,說了句「喂」之後,他等了一會,像是在期待著什麼,卻終究沒有等來什麼,而後又繼續說道:「信行,寶貝,你能聽到嗎,寶貝……照顧好你媽媽和爺爺奶奶,我還會回來的。」

面對記者的提問,他講述了自己的故事。那一年,他失去了自己的大兒子,四年後在臨時住房裡,他又送走了因病去世的妻子。


「我花了三年時間,才不再一直想著兒子,就在生活慢慢步入正軌時,妻子去世了。」他拉起脖子掛著的毛巾,擦拭著眼角。


「還有什麼好說的呢?」他苦笑著,眼眶和鼻翼都已經通紅。

離開電話亭後,他向著山下走去,身影漸漸被樹木擋住,但依稀還能看見,他又拽起了那塊毛巾。


除了訴說想念、致以哀悼的人們,也有人在苦苦等著對方回來。

一位老爺爺對著電話那頭叮囑著,像對方只是出了趟遠門還沒回來:

「喂,親愛的,你在哪裡?希望你沒生病,奶奶和美雪跟你在一起嗎?快回家吧,回到我身邊,我們都在等著你。告訴我們,你在哪裡。我在之前的地方建了一個房子,你一定要好好吃飯, 希望你還在什麼地方好好活著,我想你……」


但也有人到了這兒,卻一個字都說不出。


平野枝菊的丈夫,是在深海捕魚的漁夫,意外發生後,平野枝菊離開了這裡,去了離海岸90公里的花捲市生活,一個人住在一個舊式公寓裡,回家第一句話就是「老公,我回來了」,家裡擺放了好幾張丈夫的照片。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