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別人養活!妙齡少女為還債「給50歲大叔生兒子」 甘願「與原配共侍一夫」:我們是真愛

  • 2021-10-26 11:31

婚姻是終身大事,所以在婚姻問題上馬虎不得!無論到什麼時候,女性在擇偶時也不該疏忽大意,如果不小心走錯一步,很有可能悔恨終身。一位26歲女子愛上了50歲大叔,她認為自己和大叔是真愛,大叔也很喜歡和她在一起,她還生下了大叔的孩子。為了上位,她擠進了大叔的家裡,和原配共侍一夫,三個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每天被別人指指點點,卻依然執迷不悔。

陳美嬌是湖南人,她家境不太好,兄弟姐妹又多,初中畢業後她輟學了,她不想在家務農,便收拾行囊外出打工。她沒有學歷,也沒有一技之長,她只能從事體力勞動。她在飯店當過服務員,在超市當過收銀員,還在工廠做過技工,她嫌那些工作太苦太累、掙錢又少,幹了沒多久全都放棄了。她想找個男人做靠山,一來能有人寵著她,二來她不必再辛苦工作。

她談過很多次戀愛,那些男人和她交往沒多久就提出分手,也難怪,沒有誰願意養好吃懶做、又不求上進的女朋友,因此她在感情方面經歷了很多坎坷。22歲時她給一個男人生了孩子,她想和那個男人結婚,她的願望沒有實現,那個男人轉身離開。

26歲時她輾轉來到廣西,和另一個男人戀愛了,他們住在一起,並且有了孩子,她每天專職在家帶孩子,其他事情什麼都不做,她很享受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他們住在一間簡陋的租屋,閑來無事就和鄰居打麻將,一來二去,他們和一個名叫余有光的男人混得很熟。

余有光是當地人,他和妻子譚秀結婚20多年,有一兒一女,生活還不錯。余有光在工地上當泥瓦工,每個月能掙五六千塊人民幣,陳美嬌常和余有光打麻將,她年輕貌美、說客氣,譚秀很喜歡陳美嬌,把陳美嬌當成親妹妹,兩個女人有不少共同語言,不知不覺間她們成了閨蜜。

有段時間,陳美嬌的男朋友打麻將欠了余有光2000塊錢,他沒錢還賬、索性一走了之,余有光只能向陳美嬌要錢,陳美嬌是個弱女子,連自己都養活不了,哪裡有能力還錢啊?

這時余有光動了歪心思,他心裡盤算:「既然陳美嬌的男朋友無法還賬,那就讓陳美嬌用別的方式還賬。」他主動向陳美嬌表白:「我喜歡你很久了,你的男朋友不要你了,只要你跟了我,我保證以後讓你過上好日子!」余有光貪圖陳美嬌年輕漂亮,他想逢場作戲並占陳美嬌便宜。

讓人意外的是陳美嬌居然同意了,她覺得余有光有房子、有穩定工作,他是個可以依靠的男人,她稀里糊塗和余有光住到一起。

譚秀知道後大動肝火,沒想到余有光會和陳美嬌好上了,更沒想到陳美嬌不顧姐妹情誼,做出破壞她的家庭的事。她火冒三丈,多次找陳美嬌理論,陳美嬌的態度很堅決,她始終不想離開余有光。陳美嬌解釋說:「余有光向我承諾過,他要和譚秀離婚,保證他以後會娶我,他和譚秀沒有感情了,他愛的人是我!」

正因為陳美嬌有這樣的想法,譚秀動不動就來罵她,陳美嬌絲毫不讓步,譚秀恨得牙癢癢,後來,余有光公然把陳美嬌帶到家裡,他和陳美嬌住在一間房,譚秀住在另一間房,三個人住在同一屋檐下,他們的關係非常微妙,他們的做法讓人唏噓不已。

譚秀無數次勸余有光離開陳美嬌,余有光每次都用「你不要逼得太緊,再給我一點時間。」推脫,就這樣住在一起好幾個月。後來譚秀受不了了,把余有光和陳美嬌趕出家門,余有光租了一套房子,和陳美嬌開始過二人世界,這種情況持續了一年多,在此期間陳美嬌生下一個兒子,余有光非常高興,他每天出去掙錢,心甘情願養著陳美嬌和兒子,他和陳美嬌不是夫妻,但是他們朝夕相處、如膠似漆,比正常夫妻還要恩愛。

譚秀經常來找麻煩,她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余有光離開陳美嬌、回歸家庭。余有光比陳美嬌大20多歲,他在50歲年紀能找到一個小女友,又有一個兒子,他樂不思蜀,怎麼可能回家呢?譚秀只能向媒體求助,她希望藉助於媒體的力量挽回婚姻。

經過工作人員的調解,余有光答應回家,不過他擔心陳美嬌做出不理智的舉動,他說:「我會把她送回家,送到她父母身邊。她還要嫁人,我不想耽誤她以後的人生。」譚秀也做出讓步,她表示:「如果陳美嬌沒能力撫養孩子,那就把孩子留給我,我會把孩子照顧好,畢竟這個孩子是余有光的後代。」

陳美嬌難以接受,她苦苦哀求:「當初余有光明明答應要娶我,現在他又變卦了,我給他生了兒子,都沒辦法留住他,真是太狠了!」陳美嬌比余有光的兒子還小兩歲,這種「父女戀」是對世俗的挑戰,再說陳美嬌和余有光在一起,是想找個靠山,他們之間根本沒有感情可言,他們各取所需、各懷鬼胎,戀情不被世人看好。

事到如今陳美嬌仍然執迷不悟,她堅持余有光的離開、不過是為了應付譚秀,她期盼余有光會再次回到她身邊,「我們是真愛,早晚會在一起!」陳美嬌是個既讓人心疼,又讓人痛恨的女人,寄望於找個男人做依靠,並頻繁更換男朋友,她給3個不同男人生孩子,想透過孩子留住男人的心。

最終這些男人全都選擇離開。你覺得陳美嬌值得同情嗎?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via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