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姻緣一線牽!青年漫無目標「臨時起意到日本留學」 人生就此轉變「在當地娶妻定居」

  • 2022-02-22 14:40

緣分來了擋也擋不住!一位青年大學畢業後找不到人生方向,臨時起意決定前往日本留學,正當他深刻體會到身在異鄉的孤寂感時,人生的劇本卻就此改變,在這裡他遇見了真愛,如今不但在日本定居,還娶了一個日本女孩~

我們一家四口參加華人華僑交流會

當事人自述:

我叫劉坤,人在日本,1988年2月出生於大陸河南駐馬店。

結婚7年,我們真切感受到中日文化的差異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在日本辦婚禮我們竟然賠了80萬日元(約新台幣19萬),結婚後妻子常年都是喝冷水,還直接吃生雞蛋。更有意思的是,情人節這天最忙碌的竟然是女生。同樣,妻子來到大陸也是種種不適應。

都說七年之癢,可是對於我們來說,才剛剛熬過磨合期開始熱騰騰的小日子。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我卻越來越焦慮,擔心他們在異國他鄉久了,會忘記自己的根在哪裡。

我出生在大陸河南一個普通的家庭,從小到大都是很不起眼的人,學習上也是普普通通。但是,大學畢業留學日本,在日本娶妻生子的經歷,讓我密切接觸到日本普通家庭的生活方式,並有幸見證了中日文化的巨大差異。

我和妻子約會吃飯時搞怪的照片

大學時,我讀的是機械設計類專業,還沒畢業,就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但是我幹了兩個月後,發現自己不僅不喜歡這份工作,還覺得它乏味枯燥。於是,我果斷把工作辭了,又回到學校上課去了。

大學快畢業時,站在人生選擇的拐角,我像很多畢業季的同學一樣陷入焦慮迷茫之中,對未來的一切既憧憬又忐忑。

這時候很多人都離校開始實習或者找工作,我一個好哥們卻跑到另一個學校上課,他說學完可以到日本留學。

當時我肯定不信,還告訴他別被騙了。他被我一激說了實話,原來這個學校是他姑姑辦的,有專門的管道送到日本留學。

我一直認為,生活就要有不同的體驗和經歷。反正自己也沒有去處,索性聯繫了朋友也來到這所學校,開始了日語學習,打算將來去日本留學。

我的兒子和女兒

當時真的沒想到,日語這門和漢字有著莫大淵源的語言竟也這麼複雜深奧。

我的學習狀態隨著日語課程的逐漸深入,從輕鬆入門慢慢過渡到抓耳撓腮。

什麼語法呀、敬語、謙語之類的都搞得我頭大,好在日語中存在大量的漢字,這讓我學起來有了些許安慰。

經過一年的努力,我通過了日語N2級的考試,並獲得了前往日本留學的機會。

當時我所在的學校,為那些到日本留學的學生,只提供兩個專業,一個是計算機,另一個是介護福祉士(類似護理學)。

考慮到了高齡化日趨嚴重的社會問題,我選擇就讀介護福祉士專業,打算將來開個養老院或者福利院。

2011年,我來到了日本這個對我來說既陌生又新奇的國度。沒想到當新鮮感逐漸褪去,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孤獨和失落。

現在已經習慣了日本的生活,不再有初到日本時的孤獨

由於文化和語言差異,我陷入了一個閉環當中,久久不能掙脫。

在當地大多數人眼中,大陸人是不受歡迎的,這源於他們對的刻板印象。

所以,在這種偏見裡,我開始在學校並不受歡迎。

另外,我雖然日語N2級,但在現實情景交流中,我那點日語積累連基本溝通都存在困難。經常是處於我說的對方聽不懂,對方說的我也聽不懂的這樣一個尷尬境地。

這些因素,導致了我前半年,在學校裡沒交到什麼朋友。

還有,日本的物價比較高,當時在這裡花錢真是捨不得。

認識瑞希後,我在日本的生活不再單調乏味

因此,我閒暇時也沒去過什麼地方玩耍消遣。那段時間,我彷彿被困於囚籠當中,感覺自己快得了憂鬱症。

幸運的是,學校舉辦的暑期實習機會,讓我的生活有了轉機。

老師組織我們到一家養老院去工作,那時候我要在養老院工作兩個小時,卻要花費三個小時在路上。

由於我沒考駕照,沒有車,附近交通又不方便,所以來來回回都是騎自行車。

騎行的路程太長,很費車,我在一年半裡就換了兩次自行車輪胎。

所幸,我在養老院碰到了不少學習日語的機會。

老人的性子都很慢,一點也不愛著急。在我遇到不知道該怎麼表達的情況時,老人們都會耐心地告訴我該去如何發音,如何去說。

因此,在養老院的日子,我的日語有了快速的提升。等暑假結束,我再次回到學校時,同學們都震驚極了,他們說:「你說的話,我們竟然都能聽懂。」

日本農村

漸漸地,我和同學們聊得越來越多,也開始交到了朋友,和同學們一起出去玩的機會也多了起來。

最讓我開心的是,好幾個朋友對我說,通過認識我,改變了看法,

起初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類似於專科的兩年制學校。為了更好的發展,在畢業後,我又讀了另一所大學念社會福祉專業,之後還有考研究所的打算。

在日本勤工儉學,做過好多工作

在日本留學的第二年,考慮到成年人應該擔負起自己應盡的責任,我開始勤工儉學,這樣不但可以減輕家裡的負擔,也可以鍛煉自己。

那時候,我經常要打好幾份工,體重也越來越輕,假期回到家中,媽媽看到我會忍不住心酸落淚,以為我在外面受了很大的委屈。

出乎意料的是,正是因為這段打工經歷,我遇到了那個今後和我攜手相伴的女孩瑞希。

那時,我和瑞希在同一家店打工。初見她時,我便覺得這個女生不僅漂亮、可愛,性格還很溫柔,所以認識沒多久我就開始追求她。

我打工時,遇到了善良溫柔的日本姑娘——瑞希

經過我的不懈努力,三個月後她成了我的女朋友。2016年畢業之後,我放棄了考研究所的計劃,準備與她結婚。

令我有些崩潰的是,日本的婚禮竟然如此繁瑣。說一句事必躬親,一點也不為過。

除了婚禮場地、酒水、鮮花要自己選擇,還要自己去安排分桌,決定鮮花造型,如何去擺等細節。就連音樂的選擇都分外講究,比如,進場、辦儀式、吃飯、吃甜點、退場,都要有相對應的音樂。

我和瑞希的結婚照片

前前後後,單是去飯店討論細節,就有十多次,每次花費的時間都超過一個小時。

另外,在日本辦婚禮的開銷也比大陸多得多,整個婚禮下來,刨除收的禮金,竟賠了80萬日元(約新台幣19萬)。

由於文化差異,我和瑞希的婚後生活,也有一段漫長的磨合期。新婚不久,我們就發現彼此國家的飲食文化真是天懸地隔。

我吃不慣日本的納豆,驚奇這麼臭的東西居然能吃,還有瑞希做的雞蛋拌飯,聽名子好像還不錯,可實際上的做法真是讓我大跌眼鏡!

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米飯,倒點醬油,打上一個生雞蛋,然後拌拌就是雞蛋拌飯。

「這東西吃起來不腥嘛?」看著瑞希吃得津津有味,我愣是把這句話咽進了肚子裡。

日本料理,後來我才慢慢習慣吃生魚片

後來聽瑞希講,雞蛋在保存期限內生拌著吃,不會有什麼大礙,可早先的我還是接受不了。

除此之外,他們還會生吃刺身、牛肉、活章魚……雖說是原汁原味,可對於那時的我來說太難接受。

還有就是在喝水方面,他們一年四季都是喝冷水,頂多在冬天時水裡不加冰。

所以,我真的不習慣,再加上我的胃不太好,家裡就專門準備了個熱水壺。

對於瑞希來說,在飲食上,她當然也有諸多不適應我的地方。

因為日本的飲食差異,很多以前隨處可見的美食,在日本都買不到,所以我只能回家自己做。

記得有一次,我買了些雞爪回來準備加餐,瑞希一看到這些,就被嚇得不行,慌不迭地後退,她說這什麼東西?這能吃嘛?逗得我哈哈大笑。

我抱著兒子拍的照片

不只是雞爪,像大骨、豬蹄、花椒之類的她那時也吃不習慣。

還有一次,我帶她回老家過年。

一到快過年的時候都要置備年貨,會買很多魚、肉、雞之類的。

然後我家裡也準備了一隻羊,父親忙著在客廳裡砍羊,發出砰砰的聲音,瑞希見了頓時嚇得花容失色,畏縮在一邊,還不忘囑咐,千萬別傷到手。

這樣的場景,她在日本從沒見過。我們在飲食上的差異,真是應了那句話,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除了飲食方面的差異,日本人待人處事的方式也和我相去甚遠。

中華文化比較講究禮尚往來,通常去朋友家做客,我們都會帶很多禮品,而朋友也會準備豐盛的飯菜來款待。

但是在日本不同,他們招待客人的飯菜都十分簡單。

日本迎來送往禮節都很輕

到日本朋友家做客,你不需要帶很多禮物,可以按人員數目,準備些蛋糕作為甜點,然後主家也是做一些平日裡會做的家常飯。

想起我和瑞希帶著禮物第一次去她閨蜜家做客時的情景,讓我覺得很震驚,因為她只是簡單地給我們做了份意麵和蔬菜拼盤。

後來,我意識到日本人的待客方式可能和日本人不喜歡麻煩,也不喜歡給別人添麻煩,還有房屋狹小,缺少待客空間有關。

另外,在日本,父母是不會幫助子女帶孩子的,再加上我忙於工作,所以平日裡瑞希很辛苦,不僅要照顧孩子,還要去外面打兩個小時的工。

瑞希在頭一胎生產前,都在做著家務事,母親知道後,連連稱讚她精明能幹,也希望我多幫她分擔。

我們一起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妻子的辛苦,我都看在眼裡,所以周末或者節假日我都力所能及地多去做些家務,帶帶孩子。

瑞希也很體貼,記得有一次,我要去趕飛機。她為了讓我在車上能多休息,特意早起送我去機場。

而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其實有很多。

情人節,收到妻子貼心的便條

聯想到去年情人節,令我意外的是,2月14日當天,日本最忙碌的卻是女性。

與大家印象中通常是男性送給女性鮮花和巧克力不同,日本情人節有兩大特點:一是通常只送巧克力;二是女性給男性送禮物。

那天一大早,我看到媳婦留給我的便條,上面寫的是她用翻譯軟體翻譯出來的中文,還細心地標了拼音,說是要和女兒一起做手工巧克力送給我,讓我很是感動。

如此,夫妻間的點點滴滴,融入生活的細枝末節,瑣碎又溫暖。

期間,我也因為工作認真努力,倍受領導賞識,短時間內連升兩級,這給我增添了不少在日本發展的信心。

而今,我們的婚姻生活已經步入第七個年頭,飲食和生活差異帶來的不適也在逐漸淡化,兩個孩子也在慢慢長大。

然而,看著成長中的他們一點點地融入日本生活,我無法抑制地生出一種焦慮感。

這種焦慮感,來自於在異國他鄉打拚的無奈。

我的女兒接觸不到中華傳統文化,她媽媽是日本人,而她又在日本出生成長。

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一直接受的是日本的教育。

也希望女兒通過學習中華文化,給內心蓄積力量。

我知道對於身在異國的我們來說,傳承文化道阻且長,但身為仍希望自己的後輩記得。

現在我儘力每天下班教她中文陪她讀書,給她講老故事,而女兒的中文,也在一點一滴進步。

前不久,正是大年三十,我們一家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吃火鍋。

按照我老家的風俗,瑞希將一枚硬幣包入餃子,寓意福運滿滿,希望能為吃到硬幣的人帶來福氣。

一家四口出去郊遊

想起剛結婚時,我和瑞希由彼此嫌棄對方飲食,到如今我們桌上被搶光的文化混合佳肴,我們之間的聯結也越來越深。

經常有朋友說,羨慕我娶了個日本妻子。其實我最想說的是,做好身邊事,珍惜眼前人。

有人說,愛是輕鬆快樂,沒有壓力。但我認為,愛是磨合後的寬容、諒解、接納和適應,是互相扶持走過的歲月,它因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