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至!俗話「墳前不供四果,祭後不去三地」是什麼意思 老人提醒:傳統習俗要講究「才平安順利」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是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豐富的民俗活動。它既是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祭祀節日。清明節大約起源於周代,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起初,「清明」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出現在《淮南子·天文訓》中,指的是春分後十五日或十六日(即公曆4月4日到6日之間),此時斗指丁位,天地間氣候溫暖清爽,萬物復甦,故得名「清明」。

清明節的形成還與古代的寒食節和上巳節有關。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流亡時,隨從介子推曾割股奉君,但後來重耳回國為王,卻忘了獎賞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爭功邀賞,攜母隱居山林。當晉文公得知此事後悔恨不已,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採取了焚山之策,結果介子推堅決不出,不幸與其母一起被燒死在山中。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在其忌日禁火寒食,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隨著時間的發展,寒食節逐漸與清明節融合,形成了現在的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祭祖大節,體現了慎終追遠、尊祖敬宗的文化精神,以及弘揚孝道的家庭倫理觀念。人們會在這一天掃墓祭祖,緬懷先人,通過獻花、焚燒紙錢、擺放祭品等形式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懷念和敬意。當然,上墳也是有講究的,就像老人說的那樣,「墳前不供四果,祭後不去三地」,這句話是啥意思?清明上墳,還這麼講究嗎?

「不供四果」

1:草莓。清明節上墳時不宜供奉草莓,主要是由於草莓因其果實上布滿小籽,且在傳統某些地區的民俗文化里,「莓」與「霉」諧音,容易讓人聯想到倒霉、晦氣等負面含義,因此被認為不適合用於祭祀祖先或表達對逝者的哀思和敬意。

2:梨子。梨與「離」同音,在漢語中,「離」有分離、離別之意,而清明掃墓是為了祭奠先人,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懷念之情。人們希望與祖先精神上的聯繫能夠長久保持而不願有分離之感,因此認為帶梨子上墳寓意不好,容易讓人聯想到與亡故親人分離的悲傷情境。

3:石榴。石榴在傳統文化中常被象徵為多子多福、子孫滿堂,因其果實內部的籽粒眾多。然而,在祭祀先人的場合,尤其是清明掃墓祭祖時,這樣的寓意並不適宜。因為祖先已經離世,再祝願他們「多子多孫」顯得不合時宜且不太莊重。

由於石榴籽多,也有地方認為在祭祀時用石榴可能寓意對已故親人不夠專一,或者暗示著對祖先靈魂的打擾或紛擾,因此被視為一種帶有負面含義的祭品。

4:桃子。桃子在傳統文化中常被視為長壽吉祥的象徵,有「壽桃」之稱,與祭奠已故親人的主題不符。因為清明節是人們悼念亡者、寄託哀思的日子,而獻給逝者的貢品應當反映出對死亡和懷念的情感,而不是祝福他們長壽。

在道教文化中,桃木被認為具有驅邪避凶的作用,道士所用的桃木劍就是用來斬妖除魔的法器。因此,桃子也與抵禦陰邪之物相關聯,不適宜用於祭祀先人,以免暗示對祖先靈魂的冒犯或不敬。還有傳統民俗認為,鬼怪害怕桃木和桃子,所以桃子不適合作為祭品獻給祖先或者地府中的「陰神」,因為它可能使得祖先或其他被祭祀的對象感到不安,而非得到安寧。

「不去三地」

1:不去親友之家。清明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在這一天,人們會前往先人墓地進行祭祀、掃墓活動,表達對逝去親人的哀思與敬意。在一些地方的傳統觀念中,認為清明節是陰氣較重的日子,不適合走親訪友,以免給他人帶來晦氣。儘管這屬於民間信仰和迷信成分,但在很多老年人群中仍有較大影響。

2:不去人煙稀少之地。按照傳統觀念,在墓地或祭祀活動後,人們認為這些地方聚集了陰氣,不宜長時間逗留或在附近遊玩,以免影響個人氣運。掃墓是對先人的緬懷和尊重,活動結束應儘快離開墓地,回到日常生活中,而非在周邊遊玩,這是對逝者以及整個祭祀活動保持莊重態度的表現。

3:不去有水的地方,清明節期間,雖然大地回暖,萬物復甦,但此時天氣仍處於冷暖交替之際,河水即便解凍,水溫仍然偏低,下水游泳或嬉戲容易導致身體受寒,尤其是對老人和兒童來說,更容易引發感冒、風濕等健康問題。此外,在一些傳統的民間信仰中,清明節被認為是一個特殊的節日,與祭祀亡靈、掃墓等活動緊密相連,因此人們會避免在這一天進行下水活動,以免觸犯某些習俗禁忌,或是認為在此時下水可能會受到不良影響。

我們生活在一個複雜多變的世界中,面臨著種種挑戰和困難。但是,只要我們堅守內心的信念和夢想,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價值。

文章參考:搜狐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