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永遠不懂父母的心!當你厭惡父母時,請讀一讀「白居易這3首詩」

有句話說得好:「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父母都健在,但是身體不夠硬朗,走路戰戰兢兢,你也許會,恨不得他們別煩自己,都是累贅。終有一天,父母真的走了,再也回不來了,看到父母用過的拐杖、坐過的輪椅,還有卧病很久的床鋪,縫縫補補的舊衣服,你卻感慨萬千,萬般不捨。作家老舍,在母親的支持下,遠行求事業,可是有一年,他發現家裡的來信,不是母親的筆跡,也沒有講到母親的飲食起居,瞬間有種不好的預感。


Advertisements

他回到家,發現母親已無時日,是母親交待,不要影響他的前程,沒有及時通知他回家治喪。老舍非常自責:「生命是母親給我的。還說什麼呢?心痛,心痛!」當我們往後想,若是永遠失去了父母,有什麼遺憾呢?想來,當下的厭恨,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三、《燕詩示劉叟》:父母有多好,等你也做了父母,才會知道。白居易看到一位姓劉的老漢,活得很孤獨,子女都遠行了,難以團聚。令人敬佩的是,劉老漢沒有責怪兒女,而是想起自己年輕時,也是義無反顧地離家、遠走高飛。老漢還安慰老伴,兒女的今天,也是我們的當初呢!這一切,如同燕子一家的關係循環。


Advertisements

是的,父母不知疲倦地養大兒女,但是兒女還是要離開,唯有父母的牽挂,沒有結束的一天,即使兒女變成了父母,父母變成了爺爺奶奶...一代一代延續,永不停歇。在知乎曾有人問:「你是從哪一刻開始理解父母?」網友說,自己做母親的時候,一放手,孩子就哭鬧,別人勸她就讓孩子哭,不能總抱著,她呢,到底不能狠心放手——做母親,就這樣為難自己。


父母和兒女終究聚少離多,擁抱的時候太少了,分別的時候太久了。不要在擁抱的時候,還帶著恨意。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寫道:「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詩句寫的是動物、花草樹木,寓意的也是人們自己。唯有帶著善意去讀書、寫字、工作、生活,生活才會如詩一樣美好,才有意義。每代人都不容易,也不會讓下代人滿意,但都拼盡全力了。


作者:布衣粗食。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