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約法三章!情場浪子蔡瀾「自爆交往過61位女友」直言:一年一個不過分 80歲「無兒無女」妻子始終不離不棄

金庸曾這樣評價過老友蔡瀾:

見識廣博,琴棋書畫、酒色財氣、吃喝玩樂、文學電影,樣樣都懂。

食色性也,美食家蔡瀾曾在節目中,毫無避諱地談自己的愛情觀。

在《十三邀》里,他面對許知遠的提問:「您交過多少女友?」

他笑言:「幾十個有吧。」

許知遠問:「有61個?」

蔡瀾答:「一年一個不過分吧。」

此話一出,吃瓜群眾忍不住驚嘆:這老頭子可真敢講。

被問到:「談戀愛要怎麼練習呢?」

蔡瀾說:「就是丑的照殺。「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會罵他「老不正經」。

古稀之年,言談豪放,低俗趣味。

許知遠卻稱他為當代最懂享受生活的人。蔡瀾風流的背面,透露著瀟灑一世的豪邁和為人處世的哲學。

正如,他在婚姻內結交各色女友,卻從未被八卦雜誌拍到與女性友人親密照片。

80歲的蔡瀾,交往61位女友,妻子始終不離不棄。這人究竟有啥厲害之處?

01

1941年,蔡瀾出生在南洋(現在的新加坡)一個華僑家庭。家中6口人,四個孩子中,他排行老三。

父母祖籍是潮州人。有人會問,潮州人怎麼跑到新加坡去了。這還得從蔡瀾那位文人父親講起。

蔡瀾父親名叫蔡文玄是一位有趣的文人,生逢抗戰時期。年輕時,他是當地一名教書先生。他有個怪毛病,喜歡打黑領帶。當時只有家族辦喪事的人才作這樣打扮,他偏不,覺得時髦好看,天天這樣穿戴。

蔡家和邵家是世交,蔡文玄又是邵氏兄弟的好友。在邵氏的邀請下,他從潮州去了南洋幫忙打理邵氏電影的業務。成為了一名僑商。

抗戰爆發後,亂世中舉家搬遷到了南洋。

蔡瀾的母親也是位傳奇女性,年輕時就是女權先驅,做事果敢堅決。相比較父親,則是文人風骨。

來新加坡後,母親做了女校校長,父親則在邵氏影業分公司的經理。閑暇時光,父親就寫詩,做文章。在異國他鄉將最沉重的鄉愁,用筆名「柳北岸」書寫出來。

在新加坡的生活,父母要求四個子女,讀書、寫字。以身作則教育孩子為人之道。

深受父親影響,蔡瀾愛上電影,腦中充滿幻想,青春期萌芽時,蔡瀾早早接觸到了「X」。也做了人生一件荒唐事。

02

蔡瀾從小在戲院長大,耳濡目染,對電影十分痴迷。喜歡的電影,看上十幾遍幾十遍。

他還中意外國電影,為了能看懂英文,他特意去學了英文。1955年,14歲的他開始寫影評。在《南洋商報》上發表影評文章,賺到的稿費,他就拿著跟一幫朋友們到夜總會廝混。

蔡瀾在晃蕩的青春期體驗到一系列,現在看上去比同齡人」前衛「的經歷:賺錢、喝酒、」X「、電影、文學。

不風流、枉少年。他的人生繽紛多彩來的太早,也太快了。

1957年,蔡瀾去日本念書,順便擔任起邵氏電影駐日分公司經理。作為邵逸夫先生看著長大的孩子,蔡瀾深受邵氏兄弟喜愛。他稱自己是:邵先生僱員的兒子。

進入邵氏工作後,邵逸夫對他的要求變得嚴格,告訴他:做什麼事都要做到最好。蔡瀾一直踐行這條教誨。

(第一排左3蔡瀾、左5邵逸夫)

他在日本的工作,簡單來說,就是買電影,看日本出的新電影,覺得好的就買版權,拿到香港配音、發行上映。慢慢接觸電影行業。邊做邊學後期製作,參與的拍攝第一部戲是張徹導演的《金燕子》。

後來做到監製的位置。

80年代,香港電影黃金時期,不管拍什麼都賣座,包括爛片也是,只賺不賠。最誇張的是,一部只賣一毛錢的《少林寺》,創下1.6億的票房

在台灣,蔡瀾接觸古龍,想從他手裡買版權。兩個人嗜酒好色的男人,一來二往成了朋友。他們談天說地,非常愉快。

蔡瀾親自操刀拍的第一部電影,便是和古龍的作品《蕭十一郎》。

回到香港後,恰好當時鄒文懷導演離開邵氏,自立門戶開嘉禾公司。蔡瀾運氣好,一進公司,就當上經理。

電影賣座,邵氏公司賺翻了。那時候拍電影都在拼數量,電影質量每況愈下,小成本的風月電影,賺得荷包滿滿。長期拍低俗片、風月電影,蔡瀾心生抗拒,這跟他期望過的電影事業大相徑庭。

有一天他推開老闆邵逸夫辦公室的門:「我們有沒有可能拍十部賺十部,再拍一部不賺錢的?」

兩代人兩種思維,邵逸夫接受不了為什麼蔡瀾這代年輕人放著錢不去賺,要講電影情懷。

蔡瀾是心竅通透之人,見老闆聽不進自己的建議,再加上自己不願意再像個機器一樣製作電影。索性,辭職了。

不做電影,他拿起了筆,當作家謀生。

03

60年代,金庸創辦的《明報》成為香港的大眾刊物,憑藉寫武俠小說積累的粉絲群龐大,明報的銷量極好,隊伍日益壯大。

倪匡也是武俠小說愛好者,成為了《明報》專欄作家。香江四大才子,開始相遇。

金庸、倪匡商量著,將作品搬上大屏幕,拍成電影。於是又認識了時任邵氏經理、黃金製作人的蔡瀾。三個人,成為了好友。

金庸的作品,拍成電影後,比想象中還要受歡迎。《倚天屠龍記》拍攝期間,黃霑還是個做廣告的,對音樂的興趣愛好,他嘗試著幫朋友金庸填詞。

就這樣,四大才子聚齊了。

一次飯局,蔡瀾跟另外三人講自己辭職的事:「以後我不做電影啦。」說完,悶了一口酒,眼神流露出失落。

金庸見狀發出邀請函:「來《明報》寫專欄吧。」

蔡瀾當即同意,此後他成為雜文專欄作家。他的思想受古代文學的影響,骨子裡的文人風骨尚存。風流不是雅緻的情趣。

他給自己的一個專欄命名為「未能食素」。意在表達自己未能實現的慾望。

例如他寫:「開J院呀,小時候已有這個願望。像古代的青樓那樣,女子都是琴棋書畫樣樣精。」

讀者問他:「世上還有這些女孩嗎?」

蔡瀾答道:「有的,一萬元月薪不來,給她三萬元總會來的!」他總是這樣自信。

蔡瀾天生就是個奇才,對一切新鮮事物有著敏銳觸角。連去夜總會喝花酒這事,都能被他發明出一檔訪談節目來。

當年,黃霑和林燕妮14年感情作罷。倪匡、蔡瀾為了安慰失戀的老友,就常常三人跑去夜總會喝酒尋開心。

包廂里,伴隨歌聲酒氣,三個大才子滔滔不絕地講,將一屋子姑娘逗的合不攏嘴。

蔡瀾尋思著:「咱們為什麼要花錢喝酒、還要反過來逗笑一幫舞女?有沒有可能我們這樣的聊天方式做成一檔節目,請明星做客,邊喝酒邊聊天?」

1989年,中國迄今為止「最不正經」的綜藝訪談節目誕生了——《今夜不設防》

三個「老頑童」邀請娛樂圈大咖們來做客,林青霞、張國榮、鍾楚紅、成龍都是座上賓。

香檳開好,邊喝酒邊談,聊天話題百無禁忌,觀眾看得直呼過癮。

由於話題大膽、敏感,被列為「十八禁」需家長指導下收看的節目。

蔡瀾事業的第二春風生水起。感情線遍地開花。

名氣就像吸鐵石,人一旦有錢有名,慕名而來的花花和蝴蝶自然往你身上鋪。況且像蔡瀾這類風流才子,更是招蜂引蝶。

04

蔡瀾一生交過六十多個女友,那麼他老婆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他的妻子叫方瓊文,是一名電影監製,工作能力出眾、聰明能幹的女人。

俗話說的好: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蔡瀾一生追求逍遙,當年到了年齡為了取悅母親,娶了老婆。結婚前就約法三章。

他總結為7字:「會做、愛吃、不管我。」

太太方瓊文,工作能力極強、聰明、會做一手好菜。非要講有什麼缺點,就是不夠漂亮。至少不符合蔡瀾最美女的定義。

他們的婚姻太奇葩,兩個人互不干涉,各忙各的,累了就回同一個家。蔡瀾曾經說過:「如果出差幾天不回家,我會挂念妻子。」

面對質疑聲,他毫不遮掩地講:「我從來沒有自稱正人君子,也不顧那些天天在變的道德觀念。

崇尚自由、無拘無束的蔡瀾從一而終堅持「丁克」。

在《魯豫有約》節目中,一番對話把主持人魯豫驚到了。不生孩子的理由,居然是:不想有孩子管我。

主持人頗為感慨:做您太太不容易。

蔡瀾,面露一絲尷尬,笑著表示贊同,順著將話題一帶而過作結。他總是有能力放大自己的風流才情,縮小不願意麵對的問題。

在《十三邀》里,面對許知遠的提問,也是這種態度:」我要帶給大家快樂,不快樂的都裝進心裡的保險箱藏起來。「

這就是蔡瀾的處世哲學:永遠一派玩世不恭的樣子,在不破壞大局的情況下,點到為止,適可而止。

被問到,這一生有什麼覺得虧本的事情,他笑道:「我有很多女朋友都跑掉了。」

什麼時候與美食結緣的呢?

有次,蔡瀾看老友金庸的《射鵰英雄傳》中經典橋段:黃蓉為了讓洪七公教郭靖武功。做了一道「二十四橋明月夜」的菜肴,這道菜深受洪七公喜愛。

蔡瀾突發奇想,按照小說里的描述:找來電鑽,在火腿上鑽了24個小孔,用圓勺舀出豆腐,裝進去。蒸煮,火腿味嵌進豆腐里。美味就出爐了。

金庸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杜撰的一道菜,居然真被蔡瀾給做出來了,味道還真不賴。

蔡瀾對食物的隨性態度跟他為人處世相仿,在他的散文集《今天也要好好吃飯》里這樣寫的:

我一向認為欣賞食物,會吃不會做,只能了解一半。真正懂得吃的人,一定要體驗廚師的辛勤和心機,才能領略到吃的真髓。

1992年,蔡瀾由專欄作家,變身商人。創辦了自製飲食暴暴茶、暴暴飯等產品,還研發出佐料醬料。

2007年,進軍內地飲食業,在深圳開了一間蔡瀾美食坊餐廳。

多年來牽手各大衛視台,打造一系列美食類節目如《蔡瀾品味》、《蔡瀾老友記》等。名聲大噪,在美食屆開創了獨樹一幟的事業。

蔡瀾的後半生致力於美食、出版書籍。2012年起,擔任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第二季總顧問。事業版圖擴展全國。

時至今日,蔡瀾成功將自己融入時代變革,用文化智慧鏈新一代年輕人。他的微博有1100萬粉絲,對於一個上世紀出生的名人而言,是莫大的成功。

蔡瀾老先生今年80歲,膝下無子,靠「吃」和「享樂」逍遙一生。這樣的人生,你們覺得如何?

來源:今日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