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定橋的「鐵索」有40噸重,清朝人是怎麼架起的?這一秘訣太厲害了!

!!注意!!
此文章未上線!更新前請確認文章狀態!

相傳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清朝康熙皇帝為統一國土,加強川藏交流,方便川藏百姓來往,啟動國家重大工程,調集了滎經、漢源、天全等縣能工巧匠用時一年建成了瀘定鐵索橋。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大渡河上的首座橋樑建成,康熙皇帝取「瀘水」、「平定」(平定準噶爾之亂)之意,御筆親書「瀘定橋」三個大字,並將字體立御碑於橋頭,碑文正文為「瀘定橋」,橫批為「一統河山」。

Advertisements

那麼100多米的鐵索是怎樣架起來對接拉直的呢?對此只有兩種說法,第一種就是把繩子穿進竹筒里,再把繩子拉到河對岸,將鐵鍵綁定在竹筒上,順著繩子拉竹筒,鐵鏈就跟著過到對岸了,再用絞盤拉直鐵鏈,固定,就成了。

第二種是事先打造好鐵鏈,用繩索量定好長短,兩岸修築好伏龍樁,然後在枯水期快速架起簡易木板橋,再拉好鐵鏈固定,之後拆除簡易木板橋就是了。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