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相傳好手藝!巧婦「用剪紙作畫」工法細膩分明 新年賀歲「365個福字連成一幅畫」:天天都幸福

「中間一個大福,四周364個小福,這幅剪紙就叫365個祝福」。在巧手和剪刀的作用下,一張張紅紙變成一幅幅精美的畫作,這便是剪紙藝術的魅力。在山東濰坊市臨朐縣的北楊善村,這裡許多村民的剪紙水平,都實打實能稱得上是「手藝」。從史上建村開始,村裡就有剪紙文化的記載,傳承到現在,從普通中學生到70多歲的老奶奶,北楊善村的剪紙文化不斷發揚光大。據當地人介紹,村內的手藝人多以女性村民為主,她們不光是在春節前製作剪紙,平時閒暇時也會拿起剪刀和紙張開心地創作。

動物剪紙,熊貓的毛髮清晰可見。

Advertisements


剪紙代代相傳 多為女手藝人

本應是年末的農閒時刻,北楊善村的不少巧婦手上可沒閒著。她們一邊準備著年貨,一邊抓緊空閒時間用著手裡的裁剪工具,一張張紅紙搖身一變成為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

北楊善村位於濰坊臨朐縣冶源鎮,這裡一直以深厚的剪紙文化聞名。每到過年期間,許多鄰村、鄰鎮的村民都會跑到這裡購買一些精美的剪紙作品作為過年的裝飾。北楊善村村支部書記史成友告訴大家,剪紙在北楊善村絕對算是代代傳承,許多村民都會製作剪紙。

「在村史記載中,打明朝建村以來,剪紙文化就一直在北楊善村傳承發展,主要是以女性為主,母親傳女兒、婆婆傳兒媳」。

據史成友介紹,家裡有孩子成親,婆婆都會自己剪上幾幅精美的剪紙放在新過門的兒媳婦房間中,「外人一看,一是覺得這家的婆婆很有手藝、心靈手巧,二是覺得婆媳關係好,在家人用手藝傳遞剪紙文化的過程中,家庭生活也越來越美滿。」

Advertisements

正是基於如此緊密的文化與家族傳承,史成友說,北楊善村如今從70歲的老太太,到15、16歲的女中學生,都有一副剪紙的好手藝。

村裡建立起的剪紙文化館。

從2018年開始,北楊善村還專門建立起剪紙文化藝術館。利用周末兩天,邀請藝術老師以及村內的手藝人開展剪紙培訓,為的也是將這項文化不斷傳承下去。

毛髮細膩分明 剪紙精美絕倫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