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張愛玲又愛又恨!母親與丈夫不合「女性罕見提離婚」勇於追求自由 曾輸光女兒錢「61歲走前想見面」卻抱憾離開

比如:

乃德(張廷眾原型)找的房子不好,妻子開口便是責問和抱怨:「這房子怎麼能住?」乃德卻並不氣惱,只寵溺地笑著解釋;

每每吃午飯時,乃德總是一邊繞著方桌兜圈,一邊等待妻子下樓;而妻子,總是難得開口,漸漸地乃德也自覺無趣,飯菜齊備就開吃,吃完了就走。

男人固然心有愛意,但這點情,哪裡經得住貌合神離的損耗?

更何況,女人是如此外放新潮,心上一旦長了翅膀,飛翔的渴望是任誰都遏制不住的。

黃逸梵,成為了民國時期,罕見主動離婚的女子。


母親

寫黃逸梵,女兒張愛玲應該是唯一繞不過去的人物。

作為母親,黃逸梵給張愛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資源,無論是離婚前還是離婚後。

Advertisements

比如,不惜和丈夫張廷眾鬧翻,也要送張愛玲去學校接受新式教育;

比如,離婚後,為了儘可能把所有的錢花在張愛玲的教育上,她拒絕了兒子的投奔;

再有,即便經濟拮据,仍然堅持給張愛玲請五美元(約新台幣150元)一小時的家教。

但在這些之外,她也有自己的「刺蝟」時刻。

當看到張愛玲在家務方面一竅不通,且領悟力極差時,她脫口而出:「我懊悔從前小心看護你的傷寒症,我寧願看你走,也不願看你活著使你自己處處受痛苦。」

Advertisements

當這種近乎詛咒的情緒發洩累積多了,毫無疑問會一點點毀掉母女情。

更何況,還有那件令張愛玲一生都沒有釋懷的「獎學金」事件。

根據考據者從張愛玲自傳體小說《小團圓》、《雷峰塔》、《易經》整理所得,整件事情是這樣的:

Advertisements

張愛玲在香港讀書時,黃逸梵承擔了她的學費,但並沒有解決暑假期間的食宿開銷。

張愛玲體恤媽媽生活不易,就把8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3400多元)的獎學金上交給了她。

結果,黃逸梵轉頭就在牌桌上輸掉了。不僅如此,她還懷疑這筆「獎學金」是女兒和老師「私通」所得,趁著張愛玲洗澡時闖入浴室,查看她是否還是完璧之身。

這件事,讓張愛玲認為「與她之間結束了」。

在後來稿費掙得足夠多時,張愛玲將二兩小金條拿到黃逸梵面前,客套且疏離地說:「這麼多年花你的錢我一直過意不去。」

面對女兒的決絕,一向以硬朗示人的黃逸梵落下了眼淚:「就算我不過是個待你好過的人,你也不必對我這樣,虎毒不食子。」

黃逸梵的一雙兒女,左張子靜右張愛玲


Advertisements

除開這些帶刺的「傷害」,黃逸梵還在張愛玲幼年時期,給過子女沉痛的記憶,那就是:當她在1924年第一次隨小姑出國時,女兒張愛玲才4歲,兒子張子靜3歲。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一個人生命的前6年,是行為模式形成的重要時期,在後來漫長的一生中,她都將依照在這個階段所習得的「經驗」,去應對遇到的一切人和事。

也就是說,在一雙垂髫稚兒需要父母付出無私的情感陪伴,以幫助其培育人格時,黃逸梵作為母親,她缺席了。

私以為,一份生命伊始的親情空白,一次「獎學金」事件,造就了張愛玲的敏感脆弱,以及對於母愛的負面印象。

所以後來,這個天才作家筆下的「母親」,要麼因金錢扭曲靈魂而泯滅親情,

比如《十八春》中的顧母,以及《花凋》裡的鄭夫人等;要麼是病態而墮落的,比如《金鎖記》中的曹七巧,以及《沉香屑 第一爐香》中的梁太太。

Advertisements

晚年

其實,人生啊,如果有盛景,也就不過那麼幾年。

黃逸梵在年輕時,因為出身富貴又繼承了大筆遺產,過足了錦衣玉食的日子,就算遠離故土,出國留學、遊歷,也從不曾虧待過自己,總是帶一兩箱古董出去置換。

豈料到了晚年,情況卻大為不同。

Advertisements

時代動蕩,黃逸梵在巴黎的財產因動亂而全部毀損,手中留存的少量貴重古董,因兌換無門,價值為零。

陷入窘境的她,去了英國,租住在陰冷的地下室,生活環境潮濕陰冷,境況凄涼。

當時,從前往來的老友如徐悲鴻、蔣碧薇等,已經回國做了官,黃逸梵自認落魄便不願上前攀親道故;

而愛人伴侶,要麼是嫌對方年紀大,她懶得展露芳顏,要麼是對方一時興起,寒暄過後無下文。

黃逸梵,熱鬧了半生,到老卻是孑然一身

Advertisements

1957年,黃逸梵病重,寫信給張愛玲,說唯一的願望是見見她。

時年37歲的張愛玲,因自身光景窘迫未能前行,只寄去了100美元(約新台幣3000元)。

1個月後,61歲的黃逸梵於倫敦離去。

回顧黃逸梵這一生,她一直在革除「舊我」,創造「新我」:婚姻不合拍,就賜它「滅亡」;當下太沉悶,就追尋遠方。

這種「前進」的姿態,於不相干的旁人而言,自是一種熱烈而豐富的存在。

但於丈夫和子女,尤其是於她自己,卻是另一番滋味。

倘若在那樁門當戶對的婚姻裡,她能多一點耐心和寬容,以魅力、以智慧,去做一些「修補」,那麼這一生求個安穩終老,是明眼可見的結局;

倘若在子女教養問題上,她能付出體恤和溫柔,以陪伴、以呵護,撫育孩子們成人成材,那麼在晚年時享受天倫之樂,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她都沒有,她一直在「做自己、愛自己」。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說:「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為人一世,請記得有個詞叫「代價」。世事是極為公平的,生活沒有十全十美,諸般因果,都是求仁得仁。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